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愛情相對論:關於愛情這件事

幾天筆者看了一篇文章,有關於真命天子的文章,其實真的看了以後挺有感觸的,誰能保證遇到的人會是你要渡過下半輩子的人呢?
wayne常說:
1: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就對了,
2:在不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依然是不對,
3:在對的時間遇到不對的人依然是不對,
4:在不對的時間遇到不對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好男人?爛男人?
好女人?爛女人?
幾乎在每個人的心中總是有那一個讓你(妳)深深埋葬的過去,而且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人在心裡有個無法挖掘的墳墓。


沒有個準,沒有人可以預測自己身邊這個人是否可以陪伴自己在這未來的60年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青梅竹馬…似乎在這年代沒一個準的。
拿身邊的人來說吧!大家都是出外討生活的,為了生活大家待在國外,也造成了許多人的不婚或適婚卻還沒有對象,到頭來變成"想結婚而結婚",因為身邊大家都有個伴侶我也想要找個伴侶。

無論那一個國家都有好男人跟好女人,這一點觀念深深的在我心中,無論你的伴侶是那一國人,只要能夠“互相”就是好人,單方面或單相思不太可能會有好結果。

你(妳)身邊的人是在對的時間遇到的嗎? 你(妳)有辦法跟這個人渡過往後的60年嗎? 你(妳)誠實的面對自己那最深的情感告訴我,是嗎?
身邊有朋友在一起五年了,對方覺得應該要結婚了,不過人家沒有要娶的意思,就跑去嫁了個美國人,遠走他鄉。

又有個朋友分開四年了,沒有結婚的準備只因為事業還在打拼,某方跑去找了另一個伴侶渡過四年,對方也沒有要結婚的打算,她吃了回頭草,閃婚……


又有個朋友一直想結婚,苦無對象,最後有人介紹了個越南妹給他,八個月也結婚了,最近看到他一直喊腰酸……(看來挺努力的)


有個朋友嫁給日本老公,她只有一個感覺,在日本怎麼可以那麼多擺盤?讓她總是天天煮飯…洗碗…再煮飯…再洗碗…又煮飯…又洗碗…


另外曾經有個論及婚嫁的朋友,我們都以為他們會走向紅毯,沒有因為特殊願意,只是結婚不是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庭,家庭迫使他們分開…


上面的例子看完 你(妳)還敢結婚嗎?
我說他們都過的很幸福,當然是跟現在這個伴侶,因為他們懂怎麼叫“互相”,芝麻綠豆的事情震撼不了他們的感情。

愛情…很玄很妙的一個“非理性”參數,吵架了,有可能撼動不了它,也有可能拍拍屁股換人交往。

自己遭遇到何種問題自己最了解,有的時候聽別人的話只是當參考,如果慘一點遇到狗頭軍師,本來沒有怎樣的事情,最後變成大事情…

愛情最容易深入人心,也最不被了解…最多人談情說愛,最難理解的也是它…就是因為它深刻的在我們週遭,最人性化,所以不能用一般的數學問題來解,參數太無厘頭了。
可以為了一次戀愛喝醉然後被當成屍體撿走,後來又愛上撿走自己的那個人。

也有可能跟自己喜歡的人永遠都無法談論的很自由,被誤會是喜歡自己的知己。


更有這樣的例子,如果單純為了生理需求而在一起的炮友,當了幾年後突然說要在一起結果連炮友都當不成。


網路發展到現在一夜情,比以前容易,上網看對眼就吃個飯直奔汽車旅館。


不管你(妳)現在身邊有沒有個人,先不要想他(她)是不是所謂的真命天子,畢竟之後的事情太難預料,有個朋友…女大男小差四歲,嘴裡一直在說不可能,兩個人的感情卻是越來越增長,算…癡情?純聊友?讓筆者霧裡看花,所以為什麼感情的學分筆者老是被當,就是因為它…“太不科學了”(生氣)

你(妳)還在找身邊的真命天子嗎?
有的時候不經意的愛情,平淡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偶像劇內容,這樣才有可能比較長久,如果常常轟轟烈烈那一剎那的瞬間有可能會"在一起"或是"分手",人生何必要那麼多的過客?牽手過客?接吻過客?身體過客?

感情一定會有瓶頸,這個時候也不用懷疑他(她)是不是真命天子,只是瓶頸還沒有分開,在醫學裡面就是說一般情侶的吵架叫“感冒”吃吃藥就好,瓶頸的話我們要動“手術”把它擴孔,這個時候緣份盡了就分開了(捱不過這手術),如果未盡的緣它依舊會繼續下去,維持一個圓的樣子,不過多了一個疤痕而已。
誰說:圓一定要光滑不能有疤痕?
維持感情重點在修理………



2013.10.09
wayne的舊文章寫於台灣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WAYNE看社會:保護與訓練

那天我跟一個以前的老師再談野外訓練!我們想要搞一個法人,負責學校的野外訓練,就是因為這樣我們談到了很多現在的問題。
1.社會過多的嘴砲。
2.保護主義太旺盛。
3.保護之下怎麼訓練。
4.好的本質卻流於表面。
看起來這篇文章就很嚴肅,其實我們並沒有真的討論到很嚴肅,而是我長年在國外,老師曾經是一間名校的科任教師,這些問題討論起來更起勁,有點國外與國內的衝擊。

討論1  社會過多的嘴砲
其實並沒有解答,因為大家似乎已經習慣於這樣,而像我這樣的人就選擇不聽嘴砲,這個東西起緣於電視上的名嘴,講著講著大家就習慣了,即使不懂也要說上幾句!!就只事為了保護住自己的地盤不要被其他名嘴侵略,這個我們在"動物頻道"上面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就是因為看多了,導致人人好像都懂一樣,我去市場還是其他的公共場合都有人再討論政治的議題,搞得好像真的很厲害一樣。
只要跟自己理念不同的就要說垮對方。
這個不是以前中國的批鬥嗎?
動物的特性就是這樣,強者的地盤總是比較多一點,弱者就只好依偎著強者或是被消滅。
文明是人類特有的東西,但是WAYNE一直再用"動物"來解釋,就是因為在我看來台灣已經是一個"借文明的野蠻"。

日本泡沫經濟20年,他們還不是很辛苦的過日子?

每一個人都有腦袋可以去想事情的對與錯?
不要因為報紙還是媒體講的論點就去相信還是反對,每一個人去分析一下,用一下好久沒有用的腦袋瓜。(筆者自己也不常用~哈哈)

現在比較紅的議題應該是經濟面...還有勞工薪水,其實筆者不是本科的人,我談經濟可能不是很適合,但是,我知道聽一個人講不一定對的事實,所以筆者會看很多的報導,你吸收了資訊才可以去分析,才有自己的一番見解,比較不會被別人所動搖,這個才是自己的。

其實是一個循環,大人看電視批評--->大人與大人批評--->小孩看大人批評--->小孩學大人批評--->小孩長大變大人--->大人看電視批評--->大人與大人批評--->小孩看大人批評--->小孩學大人批評--->小孩長大變大人

根本就是無止盡的循環而已,真的看看動物頻道的動物們就是這樣子再搶地盤,這就是生物的本能。



討論2   保護主義太旺盛
WAYNE生在六年級,或許對很多看官有點太遙遠,正值青壯年的我對於更多人是年輕的,但是那些人不會是我的看倌們,就因為他們不太會用電腦。

記得那天一個朋友來家裡坐,朋友在幫小孩準備零食,怕他無聊,然後小朋友開著開著餅乾就灑了一地板,我走過去準備幫小朋友撿起來。
朋友講了那個髒髒不要吃了丟到垃圾桶。
我沒有說話,默默的幫小朋友撿了幾個,笑笑的對他說:掉到地上的我們不要再吃了,剩下的不可以再掉了喔!
跟朋友聊了一下子,我突然發言:以前我們是這樣被教導嗎?掉到地上的東西不是撿起來拍一拍就可以吃了嗎?
朋友想了一下:以前的物資比較缺乏,現在的小孩比較不一樣,要乾淨不是嗎?時代不一樣了。

這件事情讓我從很久以前就納悶,因為我的小孩子也是這樣被教導,所以我不會講錯話。

不過以前的小孩子不曾這樣被保護(有錢人家的不一樣),物資比較缺乏是一件事情,不過,還不是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嗎?同一個地方~台灣

中秋節烤肉,有一根香腸掉到木炭裡面,
小孩:怎麼辦?
我:拿起來洗一洗再烤一下就可以吃了阿!
小孩把他夾起來後拿去洗一洗,再烤一烤...
小孩:叔叔...這是剛剛掉下去的你要吃嗎?
......小孩子真是誠實阿...方法是我教他們的所以我吃,
我:這個不是洗乾淨了嗎?我吃阿!

東西只是賣相不好看而已,外面很多吃的東西賣相好看...營養價值卻不如我這根掉到木炭裡的香腸。



討論3  .保護之下怎麼訓練
那天在跟老師談野外訓練的時候,
我:以前的小孩丟到山里比較不會死掉(我指著自己)

老師:真的是時代不一樣,以前我敢帶你們去爬比較需要勞力的山,現在我只能帶他們在山莊裡面跑跑而已。

我:雖然我認同小朋友應該要放山登山去,愛海要去游泳,但是,我自己的小孩也是一個都市小孩,我應該要怎麼講?(自己會這樣想卻做不到)

老師:在我們看著的情形下會發生意外的機會少之又少,我帶了15年的登山露營活動,一年比一年的人數要少,就表示時代真的在改變。



討論4  好的本質卻流於表面
我要講的是,日行一善或是童軍精神還是心理層面的"信任倒",這個都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怎麼說是心態的問題呢?
應該是說:
1.因為童軍你日行一善?你是要童軍勳章還是真的想要日行一善?
2.繩結對於童軍而言非常重要,不過流於勳章化的格式。
3.玩信任倒就已經說好這個遊戲內容了,如果對方不把你接住,筆者想到時後警方應該會找上他,所以,信任是發自於內心還是在表面的文章?


小孩真的要"生"要"養"是簡單的事情,但是,現在的小孩比較疲勞的一點是要"教",如何讓他有比較正確的觀念?因為世界和平了好久,大家都沒有了應該要"惜福"的觀念,好像東西來的理所當然,我本來就擁有這些東西!沒有人可以奪走這些一樣。
那天筆者在看動物頻道的時候,獅子狼吞虎嚥的吃著獵物,在旁邊的禿鷹和小狼正在流口水,一環接著一環,等獅子吃完後走開,禿鷹和小狼一擁而上,為了這個第二手的獵物在那邊爭的死去活來。
社會不就是這個樣子嗎?弱肉強食...都是強者勝利,弱者只可以吃那強者吃剩下來的東西。

保護小孩真的是一門學問,問題是如何教他在適當的環境下去發揮自己所學的東西?
所以筆者談到的這兩個東西互相衝突,一個是保護一個是訓練,如果是訓練哪裡會不受傷?不過我們換個想法,在安全的保護之下做適當的訓練這樣有何不可?


討論1  社會過多的嘴砲之中換個場合來講,當你遇到山難的時候,你需要的是嘴砲還是團結合作
討論2   保護主義太旺盛那根香腸的故事中,請問一下各位大人,香腸已經洗乾淨在經過炭火的高溫殺菌,還會剩下多少病毒?只是你的心裡沒有辦法接受那是乾淨的香腸,很多外食族~我問問你們,請問你常吃的店家東西真的乾淨嗎?你怎麼知道服務生沒有偷偷吐口水?
討論3  .保護之下怎麼訓練小孩一直被我們抱住,我們不放手怎麼知道訓練有沒有用?學著放手...教會小孩正確的觀念,在安全的保護之下,我們放手讓他們學著去做。
討論4  好的本質卻流於表面學東西要學到內心裡面去,學到深處,不一定要變成專家,但是,至少要會去執行還有了解意義,我們不追求形式上的東西,內心...真正的會才是會。

如果有家長看到我這篇文章認同我文章裡的想法,不妨去這個地點了解看看,我們的___實驗教育中心這不是被強迫的廣告文章而是我本身就是從那裡到社會上,很多東西的觀念都很正確,在安全的嚮導保護之下,給與小孩子一個不同於都市的新玩法。
中華我們的生命探索協會
2013.10.08
WAYNE自願幫忙寫這篇文章
因為覺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