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畢業,WAYNE好像也離畢業很久了,從國小第一次畢業(ㄟ...有人再問國小畢業的事情嗎?),到最後一次拿到學士學位,應該也有十二、三年了吧!回推時間應該是在2001年的事情了吧!
現在每一屆的新鮮人就像上圖一樣,一窩蜂的湧入社會,不過你應該把自己定位在哪裡?
從之前的文章可以看得出來筆者已經到越南十年的時間了,看著人來人往,從很落後到......現在新聞都在報導越南這個新興國家,那天筆者在路上匆匆一撇,請司機停車讓我去拍照,這是我第一次在這裡看到台灣的國旗插在工業區上(在台灣學校就不用說了~很常見)
想到為什麼我不寫一篇心路歷程?
話說從2001畢業以來,WAYNE'S爸跟我講一件事情:未來你要走科技業或是傳統產業都好,仔細想好認真投入就好。
當初以筆者的學歷學士畢業,又有國立專科的經歷,再加上那個時候景氣正好,隨隨便便找都有29,000(不含加班),當時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我為何拿"學士"學位?"其實無論是我找傳產或是科技業,學士的學歷在之後進修就好!
就是因為大學學歷其實就等於是這個社會的一個入場卷,當初我想要入場可以在前排一點的位置!所以...不過到了社會中我發現,真的會讀書跟不會讀書在我看起來一點都不重要。
為什麼筆者這樣說?如果你有看之前的文章你就應該知道,筆者在越南工作,在有幾個十年?價值?CP值?取決於你站的位置 這篇文章裡面就提到一個重要的觀念,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你站的位置。
在台灣我是默默無名的一顆小螺絲釘,換個地方我並沒有變,我也沒有進修,我還是我...但是拳頭變大了,或許在這個地方的人個頭比較小,相對的我的拳頭變大了,不曉得各位懂不懂這個意思?
所謂的人才是要讓公司覺得你有用的,讓公司盡量不要少你一個人,這需要取決於你的專業,大家認為專業是什麼?
舉幾個WAYNE的幾個朋友當例子吧!
A:我在傳統產業從18歲開始幹起,我能說在我這個領域裡面應該認識很多東西,不過小時後沒有讀書,現在要處處靠翻譯,不過翻譯要把我的話翻得很精準也需要長時間的配合,因為他如果不懂我的意思斷章取義,整個文字的意義就會扭曲掉、不夠精準,所以公司分配給我一個專屬的翻譯。
B:我不認為我的專業是英文,曾經老外問過我:你的專業是?就因為我是外文系畢業的我就只好說我是英文了。
老外居然說:你是英文老師?
因為在老外的認知裡面語言除了老師之外,它並不能當作是一像技能。
所以在他們的認知裡面我應該是沒有所謂的技能。
C:英文?還好嚕!至少不要太難的口語可以,ABCDE可以從頭念到尾,我在這公司靠得不是口技,你要懂...很多時候口語是一種,努力與苦幹又是另一種。
堅持...本分是我在這裡的定位。
D:在我的行業裡面,很多人比我行,我不擅於跟人溝通,只會一個人默默的作,顏色是我的好朋友,眼睛對顏色的辨識度決定我顏色的精準,我待的住無聊的地方,所以公司指派給我管理整個顏色。
上面四個例子分別代表四個不同領域的朋友,WAYNE用自己的話詮釋了他們的工作定位,在工作領域上他們都算是佼佼者!講句真的就是定位不一樣。
一種米養百樣人,乞丐或是富翁都是過日子
WAYNE剛剛有說到定位的問題!其實任何人都是可用之兵,筆者在越南調度了十年的人事這樣子說。
象棋裡面將士象車馬砲兵,每一個都有不同的用途,這個遊戲裡面我們忽略掉情感...個性...,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只會打仗的棋子而已。
像任何的比賽一樣,只要你一上場,你的定位就被定位住了,WAYNE的感覺是,任何人都可以用,只要你摸熟他的個性,掌握住他的特長,你的人越多,你的可用之兵會越多。
在越南這個地方我這個六年級生已經算是老人一個,現在已經開始有八年級生來實習了,在這裡大家都是傳統產業,看倌們一定想要問為什麼?
因為傳統產業的人力密集,如果想要成本下降就要找人力便宜的地方,逐水草而居!
待的住一年以上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忍耐不住,無法接受這個工時超長的國家,休假又不知道要往哪裡去?(工作時數沒有周休,一個月大概休兩天吧!國定假日超級少加上年假二十天以內。)寂寞真的是需要忍耐的
當年在台灣演變過的事情在大陸上演過一次,現在在越南上演第二次,大陸挾著語言的優勢已經發展了二三十年了,現在換成越南在發光發熱,我們不管企業的優劣,換到這個地方以來我第一個感受到語言的不方便,撇開人文、交通、食品......的不同,還必須要忍耐奇奇怪怪的規定與人文素養!
人才...應該是丟到哪裡你都可以發揮自我的人。
象棋裡面有一個人家KUSO的話是這樣講,
帥有什麼用?
還不是要被卒吃掉。
打仗跟能力一樣,小兵一樣可以立大功,人才的能力在那裡?人才的功能性是什麼?不過以上這些都是撇除掉感情因素,把你的心拿掉來說的。
那天一個朋友從台灣來,那個朋友好幾年前曾經投資過越南,問題是自己受不了這裡的規定與人文和環境,打退堂鼓回台灣了,回來越南只是來看看玩玩而已。
朋友:WAYNE這邊生活還可以吧!?
我傻笑了一下:你說呢?我都忍了十年了,你們在台灣爽的時候我像在蹲苦窯一樣!
朋友:十年前大家薪水那麼高,誰會想要蹲苦窯阿!
我:很多事情就是一個循環起伏,歷代的歷史各朝都是久合必分,分久必合,不可能會有永遠的贏家,也不會有永遠的輸家,我現在看到台灣,很慶幸自己當初有膽跑出來,就一付什麼是事情都打不敗我的態度我就出來了。
朋友:哀~當初就是忍耐不住,所以我撤退了,現在要再進入這個市場需要比當初在多花十倍的努力還有金錢。
我:你講到一個重點,"忍",打仗的時候誰管你的心理因素?誰管你昨天跟老婆還是女友吵架?誰管你今天的心情好不好?其實都沒有!!就是自己要去調適而已,成敗論英雄,今天你忍不住輸了什麼都不是!今天當你忍住成功了你就是英雄!當初你就是還沒有準備要發揮實力的時候,就被周遭的環境嚇跑了。
朋友低著頭好像我在訓話一樣。
其實,除了外語能力與專業技能之外,忍耐才是一門大大的學問,你是人才嗎?有辦法忍耐嗎?
2013.07.24
wayne
寫於業務的低潮多年後再回來看這篇記得進對應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