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有很多種的想法與看法,WAYNE寫的是一種人生看法,當我不帶手機不帶單眼相機的時候,就是我開始寫想法與心得的時候,喜歡看的人可以看到另一種的人生觀,我不敢說我與眾不同,人生經歷也沒有很精彩,但是,我的經歷只有電影裡面看的到,對生命的熱情與低下頭才可以看的到的世界,我願與我的看倌們共勉之...人並沒有完美的...只有努力不懈的人才是值得我們尊敬。(隔周二出刊有興趣可以輸入EMAIL讓它通知您。)
2011年12月11日 星期日
王永慶的話給各位看官分享一下
王永慶...一代經營之神,無論後代的評斷怎麼樣,
終究他還是有可以讓我們學習的地方。
今天不屁什麼,屁很臭的錢!
最近景氣不好,總是因為市場信心的不足!
市場為什麼信心不足?因為少了花錢的人,
既然沒有花錢的人,那景氣怎麼會好?
為什麼花錢的人會減少?筆者認為是少了美國人的浪費,
以前有著大筆大筆的美國人花著不一定應該要花的錢,
任何的事情都可以用銀行借貸來花,然後在工作來補這個缺口,
先享受後補足。
現在少了這個大客戶,市場當然會往下總之就是少了那個消費的人,
因為連美國這個國家的人都知道要存錢,當然會少點花費,
不過,我看了一下台灣的市場,並不像大家說的那麼糟糕,
其實,歐債...美國狂印美鈔...現在又有義大利...在台灣的大家真的很幸福,
感覺不到任何的危機,就是股市下跌...東西變貴一點點...
(我說一點點...因為...筆者在這國家幾乎是以倍數再增加,所以台灣真的是一點點。)
其實大環境還是一個缺乏人力的狀態,不過...眼高手低的人太多,
導致了台灣這個環境失業率還是一樣不會下來!
筆者舉個例子,
EX.夫妻兩個人薪水總合有七萬,兩年前,每月必須花費三萬元,可以存四萬元,那可能兩年前會想說換個冰箱或是櫃子,現在因為通膨每月必須花費可能提高個15%(台灣不可能讓它太高,說政府沒有在管控的人請過來這個通膨失控的國家看看,三年前的物價是現在的一半而已。所以台灣還真是幸福啊!)那每一個月的必須話費可能提高到三萬五左右,那兩個人也還有閒錢三萬五,就是因為市場信心不足,聽到大環境不好,把想要買冰箱還是櫃子的錢又縮回去,放在銀行裡面,這個就是所謂的市場信心不足。
其實由我上面講的例子,扣掉通膨的影響,也不過才幾%而已,
為什麼台灣人會感覺恐慌到這個地步?
說真的筆者有點想不透,有在看國際盤勢的人,我想才會了解到筆者所說的只有幾%,
而不是幾倍的成長,當25%碰上250%大概才會知道25%的渺小吧!
難道筆者是在鼓勵台灣人花錢嗎?
我其實是鼓勵錢要花在刀口上,上面是在跟台灣的人講,
你們的生活其實沒有那麼差,不要老是在抗議,被政客操作。
上面不好意思有點偏離主題,
開始屁今天的主題吧!
王永慶說過:「少花一塊錢不是節省,多存一塊錢才是節儉。」
剛剛說到了美國人現在知道應該要存錢了,
不過我看到很多的台灣人現在卻不知道要存錢,
為什麼台灣經過世界那麼大的金融經濟事件可以只受一點小傷的度過?
其實是因為台灣的外匯存底太多了,我們的上一代幫我們打好了底,
不然當世界的熱錢湧過來,我們國力(外匯存底)沒有一定程度的話,
只能看著熱錢在我們國家裡面肆孽而已,我們沒有半點的反擊能力!
危機沒有在印美金中增加或是在歐洲債務危機中變大,
真正的危機不在我們的外匯存底的多或少,而是~
現在的人不知道應該要存錢!或是不知道應該要存多少錢才是安全!
錢當然對於人而言是越多越好!但是多少什麼程度才是多?什麼程度才是危機?
每一個人的看法不同也不一定,不過當大家感嘆著荷包變少的同時,
似乎大家應該再換個腦袋去思考,刀口是不是應該要換個方向?
每一個人都知道,錢應該花在刀口上,不過現在的刀口應該是在哪邊?
車子...房子...存款...吃喝...玩樂...
每一個都是重要的開銷,主要是分配上的問題!
哪一方的比重要比較多?哪一方的比重應該要減少?
通膨是必經之路,尤其美國印了大量的鈔票之後,商人們為了穩定住利潤,
只好漲價,漲價的後果就是,大家的收入沒有增加反而支出增加了,
所以大家說的荷包縮水就是這樣子,
在不景氣的年代依舊是有人賺錢...有人賠錢
問題是現代人的觀念慢慢的在改變,存錢變成只存小錢,
不敢作大夢,
一億人生(<<<點下去看一下多少錢財是保守的財富)
把夢做大,但要保守經營,
我想我們的國力會更強大,不會在因為政客的騷弄而一直再抗議。
PS.看完這篇文章後,看官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刀口?長遠的計畫!
記得以前我有一個朋友不太喜歡我說未來怎麼樣!
計畫可以隨著時間而改變,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主計畫,
改變只是作微調整而已。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可以把夢做大,
雖然我的文章很弱,我只想要改變這個世界一點點而以。
謝謝觀賞
2011.11.24 WAYNE 寫於感嘆之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