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筆者的題目是:需要、想要...
那天跟一個"曾經"很困苦的朋友聊過之後我想要再加上一個,必要...
筆者:人生不就是因為你"需要"這個東西之後,得到了,進而再去追求更好的"想要"?
朋友:那是針對有能力的人,對於我們這種沒有能力的人我們根本就不這樣子分,我們是先想"必要",得到必要之後才有辦法去想要"需要"。
房子高高低低,有能力的人蓋高房,沒能力的人住在矮房,甚至在矮房旁的小棚子都有,台灣的朋友們可能很難去想像這樣的景象,甚至過來越南的台灣人也沒有辦法看到這付景象,不過,當我朋友跟我講的時候我深深體會到我應該要再加上一個必要再需要的前面。
大家都有抱怨,都會覺得自己的生活過的不好,不過,抱怨之餘,想一想你已經比別人過得更好了,筆者剛剛提的例子,請問看倌們有辦法體會嗎?
EX.先想到"必要"的東西,米飯,先填飽自己才能體力去做事情。因為你吃飽了有能力去耕作了,所以你可以去耕作"需要"的下一期作物。因為你的必要跟需要都已經滿足了,所以你才可能"想要"吃好吃的東西。
筆者寫的很簡單,不過,這裡面種種物質上的需求,卻不是那麼簡單的。
因為從小我們讀書的時候就知道了,『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現在的人過著越來越好的生活,很多連必要都不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從需要開始,但是需要的東西好多好多,大家都變成了不滿族,罵政府罵東罵西....忘記了一件事情,是誰?讓自己這樣不滿族的?
回過頭來~當一切歸零的時候,大家想像一下,當你全身上下都被扒光,丟到山裡面!你可以活幾天?你需要IPHONE嗎?筆電嗎?
這個時候你需要的是水!是食物!
上圖是一個發電機,馬力不大~所以只能算停電時急用的產品,說真的大家都不相信筆者說停電的時候筆者是怎麼過的!
筆者過來九年了,今年才第一次有發電機這種高科技的產品!又在這常常停電的國家裡面,以前一個月停個三四次是很正常的事情,或許大家真的無法想像!非假日的時候停電筆者還可以去客戶那邊走走,如果假日的時候停電,大家會怎麼辦?在台灣早就民怨了好不好!哪有人一停八個小時又不準時來的,常常停了十幾個小時。
降低自己的物質需求,以前停電的時候,筆者會一個人坐在樹蔭下看書!很難想像吧!
(當個假文青~.~)
當你必要的電力沒有的時候,你又再多的需要都是假的......,更別說是想要了。
少抱怨~多想想自己應該要盡到的責任,台灣就不會那麼的亂,民怨就不會那麼的多,因為大家都想要,偶而回歸一下,必要的時候,你的腦袋會清醒很多。
有人再反映筆者,文章真的是又臭又長,本篇文章就短一點,至少讓大家思考一下。
2012.06.14
WAYNE再長短之間掙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